嗨,我是阿暖!
先來分享我人生中的某段故事~
我有一位八歲的可愛孩子,她目前唸小二,有了她才知道當媽真的不容易。在請育嬰假的那年,我得了產後憂鬱,那時並沒有特別的病識感,而是一年後回到公司上班才知道,那段時期的我是如此的沒自信。
「我真的能對一個新生命負責嗎?」
「我真的能一直照顧她到她成年嗎?」
「是不是我做的不夠好?所以才會使寶寶得到泌尿道感染?腸絞痛夜哭?讓寶寶翻身翻比較慢?」
諸多的自我懷疑在當時達到了高峰。
回顧那段時期,我先生在當時其實幫了我許多,但他無法理解我的無助感,以及和社會的脫節感(我們無後援),甚至他會累也有脾氣。
還好,那時候有親戚(先生的堂嫂)能陪伴我、帶領我,偶爾讓我鬆一口氣,感受除了媽媽這個身分外,那剩餘的「自我」。
當我能夠認清「孩子的確很重要,但我自己的情緒更重要」時,我終於能夠坦然說出我的感受、照顧好自我的身心,也感到被自己同理與接納。
學習自我陪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,這是屬於我的故事:)
我相信 —— 在這社會上的許多女性,她們在面對人生中的任何時刻,有時只是需要適當的陪伴和協助,人生的走勢就能有所不同,而這些需求也並不可恥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